Firstory Echo

Share this post
Echo 16:Apple 演算法解密/Spotify 終於奪冠/四千萬鎂的 Podcast 騙局
firstory.substack.com

Echo 16:Apple 演算法解密/Spotify 終於奪冠/四千萬鎂的 Podcast 騙局

Firstory Lab
Oct 8, 2021
1
Share this post
Echo 16:Apple 演算法解密/Spotify 終於奪冠/四千萬鎂的 Podcast 騙局
firstory.substack.com

今年七月開始,我們接觸了上百位的創作者,陪著大家解決各種在創作上遇到的問題,漸漸的也來到育成計畫的尾聲。

2021 年最後一期的 Podcast 新手村同樣邀請了知名的 Podcast 主持人:童話裡都是騙人的、潤男的ROOM、她說犯罪、聲動台北,以小組的方式手把手引導你「發想節目主題」、「錄製節目開頭」、「剪接音檔」、「上傳節目」,課程結束之後就可以擁有專屬自己的節目囉!課程結束之後還有 After Party 時光,讓你與創作者們和導師們交流分享心得。快來報名吧!


不只電影啦,Podcast 也能上 IMDb

  • 當軟體在一個領域做得不錯,自然而然就會想要往另一個領域伸出觸角,Podcast 評論也不例外。在有了 Podchaser 這個專屬 Podcast 的評論網後,知名的電影資料庫 IMDb 也開放創作者登錄自己的 Podcast(網站上其他媒體形式還包含:遊戲、廣告與 MV)。

  • 你可以參考這篇教學登錄自己的節目,持續更新的節目需要選擇「Made for TV」底下的「TV-Series」分類,一次性的節目則是選擇「Made for Video」分類其實也顯示了 IMDb 這個舉動的嘗試性質:也許在夠多人用以前,他們不打算特別新增一個分類,說是這樣說,IMDb 仍然為今年 British Podcast Awards 的得獎作品專門規劃了一個策展。

  • 我們好奇的問題:評論網站在 Podcast 這個媒介上是否能像電影一樣成為聽眾收聽時的重要參考,甚至某種程度上決定節目的藝術價值,又或者聽眾終究更習慣使用排行榜尋找節目?


Apple Podcast 到底怎麼進行計算?

一直以來創作者都有疑問:「Apple Podcast 數據到底計算哪些東西?」,秉持著實驗精神我們從其後台儀表板的結果,以及官方文件試圖回推它的計算公式(可能)包括哪些因素:

  • 不重複播放裝置數(播放超過 0 秒才計算)

  • 高參與度的聽眾數:單次作業中至少聽 20 分鐘 / 40% 節目長度

  • 播放次數(同一個裝置針對單集播放幾次)

  • 平均播放量(有效播放裝置聽眾都聽多久)

以上都是能在官方文件與後台找得到的素材,接下來是沒有被明白寫上,但經我們持續測試與觀察後摸索出的心得:會影響計算的還包括你是否為新開設節目、有沒有新的聽眾群/ 播放裝置點播,以及更新頻率等等 ...

值得注意的是,有時候創作者會疑惑為什麼節目上架後數據沒有及時更新?這一題在 Apple 網站上有明確說明:

「資料來自 HomePod 與執行 iOS 11、iTunes 12.7 (或以上版本) 的裝置。一天是指從凌晨 12:00 開始,到晚上 11:59 (UTC) 結束。資料最長可能會延遲 72 小時。」

也就是說,延遲是正常的大家不用太擔心。對於後續經營節目的策略,也可以試著拉長觀察期,畢竟 podcast 目前還是個需要時間醞釀的媒介! 🥸


Spotify 終於奪冠了... 嗎?

數據分析公司 eMarketer 於九月公布一份報告,並指出在今年底 Spotify 將超越 Apple Podcast 成為全球第一的收聽平台。

  • 報告顯示出在 2021 年底時,Spotify 的用戶將會達到 2820 萬,而 Apple Podcast 則是 2800 萬,這個差異看似不大,但根據 Spotify 的成長速度,以及 Apple Podcast 長期的停滯,預計 2025 年會有 4360 萬人使用 Spotify 收聽,而 Apple Podcast 則停滯在 2910 萬左右。

  • 今年 Apple 開始大動作更新 Podcast 的策略以及 App 的使用介面,讓不少創作者抱怨連連,這似乎也影響到許多用戶轉為使用 Spotify 作為主要的收聽平台。

  • 不過 eMarketer 並沒有詳細說明「用戶」的定義,以及 Apple 的付費節目、額外單集並沒有被列入其中,所以實際情況還是有待商榷。

  • 該報告也表示,目前大約有 40% 的美國人都有收聽 Podcast 的習慣,預計到 2024 年會成長到 45%,之後的成長將會逐漸趨緩。


聽說現在年輕人都使用 Spotify

你都用什麼平台收聽 Podcast 呢?國外知名 Hosting 平台 Transistor 發佈一則有趣的文章,探討為何 Z 世代(指 1990 年代末至 2010 年出生的人)偏好使用 Spotify 作為主要收聽平台以及會帶來什麼影響。

  • 根據作者的調查,Z 世代收聽 Podcast 的前三名分別是:Spotify (47%)、Apple Podcast (16%)、YouTube (10%)。

  • 除了疫情的因素外,許多 Z 世代第一次接觸到 Podcast 是透過 TikTok、Instagram 等短影音的剪輯,並接觸到許多年輕且優秀的創作者,讓他們在迷惘的年紀裡找尋身分認同,亦或是逐漸建立自己對事物的觀點。

  • Spotify 作為全球音樂串流龍頭,許多使用者在聽音樂的過程中,偶爾會切換去收聽 Podcast,無形中 Podcast 便成為生活裡的必需品。

  • 不過作者擔心,如果 Z 世代過於依賴 Spotify 作為主要收聽平台,也許會在不久的將來改變 Podcast 的生態系,一個平台的獨大將有可能限制 Podcaster 的創作自由(這點我們可以從 YouTube 生態中看見),或是聽眾的選擇也會受限,尤其近年 Spotify 積極製作、收購「獨家節目」,便可嗅到作者所擔心的狀況。


不只臺灣 Podcast 大爆炸,還有這些國家 🌎

一份 Statista 近期公佈的 podcast 收聽行為調查,針對 2020-2021 全球趨勢給出幾個好玩觀察:

  • 臺灣榜上有名,在東亞持續累積出聽眾群(20%~)

  • Podcast 熱潮濫觴北美地區也穩定地累積聽眾(30%~)

  • 瑞典、巴西與愛爾蘭的抽樣回饋中高達(40%~)表示有在聽節目 🥸


Ozy Media 資訊落差下的媒體騙局

  • Ozy Media 的醜聞是近期美國媒體業最大的新聞之一,由 Carlos Watson 擔任 CEO 的這家網路媒體公司旗下擁有 5 份電子報、12 個電視節目與 6 檔 Podcast。

  • 去年冬天,高盛集團準備對 Ozy Media 進行一筆 4000 萬美元的投資,Ozy 宣傳他們和 YouTube 有非常良好的關係,他們在 YouTube 上許多影片都突破了百萬次觀看。一場視訊會議上,受邀前來的 YouTube 高管 Alex Piper 做出了十分動聽的證詞:包含讚揚 Ozy 在 YouTube 取得的巨大成功,以及 Watson 的卓越領導能力。聽起來有些奇怪的音色引起高盛團隊疑心,透過公開資訊找到 Piper 的助理求證後,他們才知道會議上的 Piper 是由 Ozy 的 COO Samir Rao 假冒的,一系列巨大謊言從此穿幫。

  • Ozy 的謊言之所以能成立,來自一個經典並且基於資訊落差的套路,他們購買了大量電子報的名單與 YouTube 流量,讓數字看起來特別漂亮,而 Podcast 因為數據不透明,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間。同樣問題在臺灣也有發生,創作者藉由這個特質,浮濫的廣告主或市場報價,導致獲益與實際價值的巨大落差,或許數據透明化,會是一個潛在的解法。


私房節目

  • 《V VOICE》: 帶你聽見雜誌的聲音。 呼應 VERSE 每期雜誌的封面故事製作全新聲音內容。 與您探討更多故事,窺探編輯們所忙碌的幕後。

  • 《隋聲聽》:兒童性侵害是個又深又廣的議題,尤其當中的犯案人,大部份是孩子本就熟識的人,這對孩子的影響是無止無盡。 許多的孩子,就只能默默背著秘密往前走啊走,走到長大成人了,還是繼續背著,繼續喘不過氣,並一面試圖讓自己在別人面前看起來美好、強壯、沒有瑕疵,就算內心早已筋疲力盡。 我們能做的就是儘早陪孩子認識性侵害、明白身體自主權、並還給孩子說不的權利。 希望每個勇敢又脆弱的孩子,都能在愛與信任中展翅,飛往屬於自己寬廣的未來。

  • 《八年級生》:兩個八年級女孩的工作、友情、感情觀 專屬這世代的玩鬧與煩惱~

  • 《我們隨時可升天》:死亡,多少人排斥又恐懼的兩個字! 和死亡相遇之前,隨時保持沒遺憾是我們的宗旨! 面對這必經過程,我倆致力發展無畏死亡的招數!


節目小訣竅

  • 時間顯示出問題?注意你的音檔格式。

  • 使用不同格式編輯單集敘述,讓資訊更豐富。

  • KKBOX 音樂嵌入開放!超過七千萬曲庫隨你用。


好奇 Firstory 最近有什麼新功能?歡迎收看更新記錄。我們正在大力徵人,如果有認識任何人或是自己就適合我們的職缺,歡迎到這邊送出 CV!

Share this post
Echo 16:Apple 演算法解密/Spotify 終於奪冠/四千萬鎂的 Podcast 騙局
firstory.substack.com
Comments

Create your profile

0 subscriptions will be displayed on your profile (edit)

Skip for now

Only paid subscribers can comment on this post

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? Sign in

Check your email

For your security, we need to re-authenticate you.

Click the link we sent to , or click here to sign in.

TopNewCommunity

No posts

Ready for more?

© 2022 Firstory
Privacy ∙ Terms ∙ Collection notice
Publish on Substack Get the app
Substack is the home for great writing